在2018年9月時,亞馬遜成為繼蘋果公司之後,史上第二家市值破兆美元的上市公司,但翻開亞馬遜歷年的財報,你會發現這是一家營收很高,但淨利潤極低的公司,甚至有好幾年都是虧損狀態,直到2015年左右才實現了較正向的盈利表現,而且在2017年Q2-Q3還有較顯著的負成長。
該樂團曾發行一首叫做Taiwan, another China(台灣,另一個中國)的歌曲。雖然沒有證據證實這些數據被用於追蹤旅客的行蹤,但收集到的手機資料和手機位置仍能讓當局找到遊客。
「我們已經知道新疆居民 - 特別是穆斯林 - 在該地區受到全天候和多方面監視」「現在發現這超出了原本的範圍:它表明即使是外國人,也能受到如此大規模的非法監視。」國際隱私權保護團體隱私國際(Privacy International)也對此發現表達擔憂,「在這個國家(中國),下載了錯誤的app或新聞報導,可能被關進集中營」。《紐約時報》則指出,研究人員發現,「蜂采」app會收集簡訊、通話紀錄、聯絡人和日曆,也能偵測手機中是否含有包括問題內容的照片、影片、文件或錄音檔。Unholy Grave樂團成立於1993年,團名源自於美國金屬樂團Death(死神樂團)的歌曲Beyond the Unholy Grave,Unholy Grave的歌詞關注政治和社會問題,發行作品上常見的用詞是「輾核對抗恐怖主義」,輾核(Grindcore)是一種金屬樂的子類型,結合了極端金屬與硬蕊龐克。遊客表示,中國當局未事先告知他們這個app要尋找什麼,也未告知他們,他們的資訊已被取走。
被安裝偵測app,搜尋手機內有無中國當局認定的「問題清單」被植入手機的是一款叫做「蜂采」的app(英文名稱為BXAQ或Fengcai),由一家叫做「烽火通信」的中國公司設計,搜尋Android手機內是否有當局認為有問題的內容。人權觀察中國資深研究員Maya Wang表示,這個應用程式提供了另一個證據,顯示新疆正進行普遍的大規模監視。《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每年合計消費牛肉、豬肉和雞肉約600萬噸,而鯨肉僅為3000噸,「鮎川捕鯨公司」打算開設烹飪培訓班對當地的家庭招生,一步步提高人們對鯨魚的關注。
日本人還吃鯨魚肉嗎?鯨魚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貧困日本社會的主要蛋白質來源,但攝取量近幾10年來顯著下滑,1年之中,日本人所攝取的所有肉類,鯨魚肉僅占0.1%。農林水產大臣吉川貴盛則在下關港表示,希望在兼顧保育鯨類數量與盡量讓國民食用鯨肉的情況下,捕鯨產業能夠永續發展。東京當局也強調捕鯨為日本傳統一部分,外界不應干擾。隸屬以獵捕鯨豚聞名的和歌山太地町漁業合作社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會長甲斐(Yoshifumi Kai,譯音)在啟航前說:「今天是最棒的一天。
國際社會反對捕鯨,怎麼不去說說陸地上飼養、被我們殺來當美食的動物?」23歲的捕鯨漁民安倍秀樹(Hideki Abe,音譯)則說:「我不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如何烹煮或食用鯨魚肉。該公司的執行董事菊田憲男表示,「只要能讓年輕人吃,可以免費發放鯨肉」。
曾以鯨魚肉為主要肉類的日本民眾是否會恢復「吃鯨魚肉」的習慣,目前仍待觀望。捕鯨漁民用水管沖洗小鬚鯨,並在牠身上淋日本清酒,不僅象徵儀式上的淨化,也慶祝本次漁獲。這次恢復商業捕鯨,日本農林水產省祕書長重藤也說,「恢復商業捕鯨,長期以來不光是(北海道)釧路市的願望,也是全日本捕鯨產業的心願。」恢復捕鯨關鍵: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水產廳表示,已將今年12月底前的捕鯨上限設為227頭,包括52頭小鬚鯨、25隻塞鯨及150頭布氏鯨。
」水產廳長谷成人1日也在釧路港歡送捕鯨船出港。我們對恢復商業捕鯨感到非常興奮,我的心充滿希望。日本於6月30日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事隔31年首度恢復「商業捕鯨」,昨(1)日有5艘捕鯨船出海,並於下午捕獲2隻灰色小鬚鯨,雖然引發國際保育團體的撻伐,但日本當局仍力挺漁民捕鯨,並強調捕撈額度今年為227隻是經過謹慎評估,捕100年也不會過度捕撈。《轉角國際》報導,商業捕鯨重啟的前夕正逢G20領袖高峰會在大阪舉行,包含日本野生動物協會(JWCS)在內,國際上超過80個NGO與相關團體、串連英美等18個國家,在29日發布共同譴責聲明,要求各國領袖在G20上表達對日本無視捕鯨問題的譴責,但結果並不意外,聲明並未掀起漣漪。
(中央社)日本去年12月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如今即將生效,漁民計劃捕鯨的區域雖不大且遠離國際保育水域,仍讓部分國家不滿,說捕鯨行為過時且有害無利。批評人士說捕鯨毫無科學價值可言,指控日本這麼做幾乎等同是在秘密捕鯨。
延伸閱讀:為了打破30年「捕鯨禁令」,日本揚言2019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真實世界的倫理課》:西方反對日本捕鯨,是文化偏見?網路發起抵制挪威捕鯨運動,為何北歐國家還要繼續獵捕?新聞來源:時隔30多年 日本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中央社)時隔30年商業捕鯨解禁 日本5船出海獵捕(中央社)重啟商業捕鯨 日本捕獲2頭小鬚鯨(中央社)日本「鯨之町」對商業捕鯨的期待與不安(日經新聞)相隔31年後 日本7/1起恢復商業捕鯨活動(公視)為何寧願得罪國際社會,日本也要堅持捕鯨?回顧大和民族捕鯨千年史(風傳媒)「今年捕殺配額:227頭鯨魚。這幾艘船將與從日本南部山口縣下關港出航的船隻會合,這個夏季大多時間都將忙著獵捕鯨。
《法新社》報導,這5艘獵鯨小船在響亮喇叭聲下,帶著捕鯨叉出航。其中一頭小鬚鯨身長超過8公尺,被從船上吊起、放入卡車後,運送到倉庫。這次日本恢復商業捕鯨,力挺捕鯨業者的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綜合《公視》和《風傳媒》報導,日本農林水產省宣布,今年度的獵捕上限為227條,而明年一整年將獵捕383條,這些數字都是實際估算,就算捕100年也不會造成過度捕撈,而捕撈範圍也從南極海撤出,僅限於日本近海的經濟水域。我想要更多人至少品嘗過一次鯨魚肉。《路透社》報導,根據業界人士說法,日本水產廳的捕鯨上限將每年進行調整
特朗普除了微笑握手,就是要其他國家多吐資源幫美國,北韓除了有飛彈之外,整個國家一窮二白,怎麼可能還自帶便當去幫美國打架,對象還是唯一會支援自己的中國。對土耳其先硬後軟中東守門人角色重要土耳其是美國另外一塊傷口,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對美國態度也很強硬,其實美國對土耳其的需求很大,土耳其也是美國在中東跟北約的重要盟國,但是美國因為土耳其購買俄羅斯S-400防空飛彈,決定暫緩土耳其的F-35戰機的採購計畫,結果引來土耳其嚴重抗議。
南海打的是持久戰,中國不斷將海警船派往南海,讓衝突等級維持在警察也就是內政領域,不讓衝突升級到軍事領域,如果美國用軍艦對付海警,那引發的衝突會更嚴重。特朗普老是以為自己出面,就一定能改變甚麼,但是在實際國際政治上,並沒有如此有效。
美中印陷入貿易戰僵局美國目前跟中國、印度都陷入了關稅僵局跟市場保護戰的僵局,美國在跟中國進行全面貿易戰之後,從今(2019)年五月雙方談判陷入停滯,雙方直接展開貿易關稅大戰,中美兩方的談判代表完全沒有進度。我覺得特朗普還是太高估了自己的魅力,也低估了北韓的實際需求,中國習近平已經去北韓訪問了,這證明中國北韓的關係正在回升,回升的理由也很實際,中國需要緩衝國保護邊界,北韓需要更多資源維持國家運作。
特朗普的美國全球佈局中,培植美國的「地區代理人」一直是外交的重中之重,日本的角色正在上升,不過日本是否真能扮演起稱職的代理人角色?在目前看來非常困難。這次日本擔任G20地主國,可惜美國總統特朗普依然痛批日本對《美日安保條約》負擔的義務不對等。隨著美國援助遲遲不來,特朗普這次突襲式的在板門店DMZ跟金正恩見面。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特朗普急見金正恩,兩手空空難有成效韓國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此行的重點,北韓其實跟美國關係已經降到冰點,理由我也一再強調,因為美國並沒有實質給予北韓經濟支援。
特朗普特別強調,美國有傾全國軍力協防日本的義務,但是如果美國遭到攻擊,日本卻不會出兵協助。美國不斷揚言要把美國海岸巡防隊派到南海,其實應對的就是中國海警。
面對印度的反彈,在美國貿易代表無法突破之下,特朗普這次也會見了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但這次會面依然原地踏步,畢竟對美國來說,印度的戰略地位對抑制中國十分重要,美國又要印度遏制中國,又希望印度對美國經濟讓步,這種兩手都要的戰略,說實話只有日本、韓國會買美國的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特地飛往伊朗斡旋美伊關係,雖然美國否認要安倍傳話,但是從安倍動作之大,不太可能只是安倍一心一意熱臉貼冷屁股。
可惜伊朗完全不買單,只接受跟美國直接對話,讓安倍鎩羽而歸,最後特朗普還是只能再度強調自己跟伊朗的「情誼」,美國外交只能不斷靠總統特朗普賣面子,日本並沒有發揮到積極作用。美國要晃動中朝關係,就只能砸錢砸人,除此之外,訴諸「恐中」等其他空洞口號是沒有用的。
對日本來說,北韓能施力的部分比較有限。美國更需要日本在南海部分提供更多支援跟軍力,因為美國在亞洲,只有在南海跟中國軍艦有展開對峙。美國跟印度也有嚴重的貿易問題,許多人原先認為美中貿易戰,必然導致美國與印度的結盟程度升高,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取消給印度的貿易關稅優惠,同時加徵鋼鋁關稅,印度政府隨後也決定針對杏仁和蘋果等28項美國商品提高進口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確是個「讓人驚奇」地總統,在這次的G20(Group of Twenty)高峰會,他充分地展現了「元首外交」,分別跟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沙地阿拉伯跟土耳其等元首進行雙邊會談,這些國家除了沙地阿拉伯是因為王室涉入謀殺記者之外,都跟美國有重大利益衝突,並且在會談中幾乎都陷入停滯,特朗普卻在跟各國元首會面中,直接定調甚至推翻美國談判代表的意見,如此「個人先於團體」的談判風格,的確會強化美國總統的實質影響力,但卻也讓美國的政策方向顯得混亂。
特朗普政府在行前就多次放話,G20峰會如果習近平不肯去或拒絕跟特朗普會面,美國都將提高對中國的制裁,光是這一段話就能看出,美國急於解決跟中國當下的談判僵局。其實特朗普的意思很清楚,美國本土遭到攻擊的機率極低,因此美國會遭到攻擊的地方,只有在美國派兵進駐的爭議地區,在亞洲就是南海,另外一個地方就是北韓
美國不斷揚言要把美國海岸巡防隊派到南海,其實應對的就是中國海警。美中印陷入貿易戰僵局美國目前跟中國、印度都陷入了關稅僵局跟市場保護戰的僵局,美國在跟中國進行全面貿易戰之後,從今(2019)年五月雙方談判陷入停滯,雙方直接展開貿易關稅大戰,中美兩方的談判代表完全沒有進度。
隨著美國援助遲遲不來,特朗普這次突襲式的在板門店DMZ跟金正恩見面。特朗普的美國全球佈局中,培植美國的「地區代理人」一直是外交的重中之重,日本的角色正在上升,不過日本是否真能扮演起稱職的代理人角色?在目前看來非常困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